魚油一直都是保健食品中的熱銷品項,研究證實Omega-3對維持健康有幫助,像是
- 上班族想靈活思緒
- 學生族提升專注力
- 銀髮族維持好循環
全家大小都能補充,也因此深受國人喜歡。但魚油種類多元,如何挑選才能達到保健效果呢?
外科醫師楊智鈞指出,魚油挑選須符合這四大點,才能達到功效。
魚油到底有什麼幫助呢??
魚油是從深海魚類脂肪層萃取出來的油脂,含有豐富的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主要成分EPA、DHA為人體無法自行生成的營養素。
台灣的生活習慣外食居多,要攝取足夠的深海魚油不容易,使得人體攝取較多的Omega-6脂肪酸,沒有足夠的Omega-3脂肪酸來平衡油脂比例,維持身體健康。
但以國際論文研究指出的每日Omega-3建議攝取量,成人一天平均需達到1000毫克,飲食上其實相當難達成,因此透過魚油補充,便是很好的方式。
魚油濃度越高越好!
楊智鈞表示,魚油Omega-3濃度84%以上才能有助維持健康,且濃度越高越好,市面上已有濃度高達97.7%的魚油。
一般市售的魚油Omega-3濃度約為20至85%之間,低濃度的魚油,因含有較多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等,營養沒補充到,反而攝取了過多不需要的成分,所以不能夠用「多吃幾顆低濃度魚油」來取代高濃度魚油,免得造成身體負擔。
為何魚油濃度會有所落差?
楊智鈞說,魚油萃取方式會影響魚油純度和吸收效果。魚油的型態分為TG、EE和rTG型態,魚體內的Omega-3脂肪酸結構大多是TG形式。
為了提升Omega-3脂肪酸濃度,科學家將魚油酯化反應後再濃縮後,得到更高濃度的Omega-3脂肪酸EE型態。
但EE型態吸收效果差,因此可以再利用去酯化得到高吸收度的rTG型Omega-3脂肪酸。
為了提高DHA+EPA濃度,rTG型採用先進的超臨界萃取技術,具有安定、無負擔的特質,純度最高,吸收率也是最高的,是較理想的魚油萃取型式。
挑選魚油時,可注意產品本身的廠商
楊智鈞就建議,挑選時可留意是否為國際大廠,例如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德國KD Pharma,透過專利技術製造的深海遠洋小型魚魚油,更有品質保障。
由於環境汙染問題日益嚴重,想要排除如總多氯聯苯、戴奧辛、類戴奧辛物質、重金屬、放射線等有害物質滲入魚油,魚種來源的選擇就是最根本的關鍵。
海洋食物鏈當中,大型魚類相比小型魚,體內累積過多的重金屬;相較近海魚類,在深海遠洋小型魚萃取的魚油更純淨,因此,挑選小型魚所萃取而成的魚油,重金屬低、也較為安全。
推薦魚油廠商樂地滋!
歡迎大家對於魚油知識,想更理解的,可以前往樂地滋詢問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