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六回台大排麥當勞時,
因為前面有七、八個人,再加上只有一位服務員,
所以在非常無聊的情況下與排在我後面,
看起來還是學生的人聊了一下他的未來規劃,
也藉由聊生涯規劃這件事情,重新整理了一次腦袋的思緒。
如果現在的我能給予學生時代的自己建議,
我大概會想說以下幾點
1.蒐集104上面未來可能踏入的行業
看清楚他們所需要的人才需求,
記下來後,比較自己所缺少的部分,
在接下來的日子試圖填滿他。
讓你在一出社會就成為有能力的人,
而不是在面試官前面說明你很有學習熱誠,但卻拿不出實績。
2.多方面學習、廣泛閱讀
有太多事情是你不知道就無法理解的了。
大部分人聽到一首歌就是一個藝人,
是無法想像到後面還有所謂的混音師、錄音師、Mastering等等的。
所以試圖接近該行業的各種人才,
追蹤他們,但在吸收時保持批判思考
畢竟就如商人談論政治時,總有他的考量。
3.廣泛但謹慎的交友
我越來越相信你的朋友可以投射出你是怎樣的人。
身邊若充滿政治熱誠的朋友,你自然會收到很多政治消息
身邊若充滿社會關懷的朋友,你會看到很多社會上不幸的事
身邊若充滿負能量的朋友,你就會習慣抱怨,而且會越來越上手。
謹慎交友,但是廣泛的認識他人,
每一次的溝通記得都抱持著大開眼界的態度。
(分享我熱愛的TED:營造美好談話經驗的 10 個原則
https://www.ted.com/talks/celeste_headlee_10_ways_to_have_a_better_conversation?language=zh-tw)
4.去學程式語言,這太重要了
前陣子看到經濟學人一篇文章,
在未來文盲的區分標準不再是識字率,
而是是否懂得程式語言。
在開始學習Python等非常入門的程式語言後,
我深深感受到程式語言到底有多麼重要,
而其基礎也可以在很多方面展現。
像是透過萬用字元,你可以在使用Excel時更快速的進行替換,
而留下更多思考的時間。
5.訓練自己的溝通能力與領導力
所謂的領導,不是靠著頭銜所賦予的權利
領導是透過提出有說服力的論點,讓大家心甘情願地跟你走
所以思考如何有效的溝通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了
在金澤時因為必須和熱愛辯論的愛沙尼亞人、美國人溝通,
所以總是會刺激我去想如何強化自己的論點,
而這一點在我回台灣擔任課上分組組長時我覺得也非常有用,
當然這也要歸功於同學不太會擺爛裝死到底(笑
在最後分享今天看完Twitter創辦人自傳"瘋狂改變世界"後,
很有感觸的一段話。
"相信你的直覺,搞清楚什麼是你想要的,
並且相信你有能力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對學校與普羅大眾來說,規則和慣例是很重要的,但你不該去盲從他們。
制定規則的人也會犯錯,而我們都有權利挑戰他們。
只要你心甘情願接受後果,你就可以按照自己的規則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