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讀者:
1.熱愛傳送養生訊息的人
2.經常恐慌於新資訊的人
3.想要知道對於媒體亂象,要注意什麼的人
背景:
這本書我一樣採取的是終極閱讀法的辦法,
寫完後約過了50分鐘,
但是與上次那篇不太一樣的就是我還是打算寫文章出來,
紀錄我到底看到了什麼。
因為我發現上次看的六本書的內容,
並沒有全部都很深刻的印在我腦海裡面,
所以希望這次可以透過寫文章,深刻地記錄起來。
終極閱讀法後的讀書心得:
我的問題
對於媒體亂象,要注意什麼?
我所摘取的十六個關鍵字:
1.對資訊存疑
2.媒體判讀力,判斷消息可信度,是行銷活動嗎?
3.科學判讀力,這結果是大家都認可的嗎?
4.是否忽略交代研究或實驗等實際過程,造成結果失真?
5.使否經過了層層轉譯,造成消息的變質?
6.是否用了最簡單的論點概括了所有事情,
但是卻忽略了細節和最實際造成的原因?
7.是否參雜了過多煽情元素,而模糊了科學本身的樣貌?
8.媒體所採訪的專家,是真的專家,還是名嘴這種萬能專家?
他有實力回答這個問題嗎?
9.提防媒體「嚐鮮」與「獵奇」的本質。特別小心「獨家新聞」
10.國外新聞時,要特別小心來源單一的新聞,
是否有找人求證過呢?還是就是一家媒體?
11.調查報導要注意。調查樣本如何來?排行榜如何選出來?份量一樣嗎?
12.我們人會傾向一勞永逸的解答,但是這種渴望簡化的想法很危險。
13.是否有操弄標題的嫌疑?
14.國外新聞的數據,是否有被簡化了描述?雄性昆蟲是否被概括成了男性?
15.熱門新聞,不代表正確的新聞
16.「過多」會造成危險,過多的定義為何?
我的三個摘要:
1.判斷媒體是否準確翻譯,是否有亂下標題,新聞來源為何,是否有利益勾結
2.判斷科學調查是否有用,是否嚴謹,是否真為專家,
是否清楚交代研究過程,
是一百篇中的99篇,還是一百篇中的1篇
3.小心自己的心態,是否只想便宜行事,要記得很多事情都由很多原因構成
總結:
從媒體、科學和自我的思辯,來培養媒體素養與判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