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從教育講起。
在現代,每位學生都被要求在同樣的時間內學同樣的東西,
這個制度已經持續了200多年,但真的有必要繼續下去嗎?
每個人天生資質不同、喜好不同,
我們把所有人都圈在同一時間與地點下的意義為何?
真的有人做分析說,國小中文就是要念六年、數學就是要念六年
還是我們只是把這個制度從歐美搬了過來?
我們現在繼續下去的結果就是延續過往,
讓更多聰明人花費寶貴的時間在陪其他人學習,
而沒時間學習更多的東西,
並造成大家抱持同樣的才能進入了下一階段。
這個時代最重要的是什麼?是時間。
在以前的工業時代,
我們要求每個人都有同樣的技能與能力,
因為在當時,工廠的工作要確保每個人都可以立刻被他人取代。
但現在這時代,為了保住你的工作,
你必須思考著你的工作要如何讓許多人都無法取代你一個,
不然全球化造成的人才大遷徙,你的工作隨時都可能不保。
公司內的成長模式也是這樣,
在日系企業,過往的模式是年功序列制。
也就是隨著你在公司的年資越高,你所擔任的職位就會越上層。
這建立在,人有著越多的經驗,對組織的貢獻就越大,
但在這時代其實是非常荒謬的。
因為過往資訊的不開放,
所以年齡比較大的人,
會被認為是博學的、會被認為是有經驗的。
但在這時代,
每個人手上都有Google可以去尋找資料,
隨隨便便都會有一堆成就比主管高很多的人可做網路諮詢。
甚至透過TED或Youtube你還可以得到他們的人生精華分享。
所以年功序列制其實早就該廢除了,
可惜很多大公司還是看著履歷與他人額頭上的皺紋來決定是否錄取。
你有能力做越多,你地位越高,
這才合乎每個人天生資質差異的標準。
所以如果你夠認真,
根本不需要在意你工作幾年才可以換到下個地方。
很多東西是書上學不到的,你進職場學,
但有太多東西是你透過書就可以學到的,
為什麼要浪費時間配合公司制度,在學你知道的事情?
回到教育,
我們現在還在思考著9年國教、12年國教,
這真的有意義嗎?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在每個小學生都拿著手機Google的狀況下,
你真的覺得老師比下面聽的學生還要聰明嗎?
1.01的365次方,是37.8。
你真的要浪費時間於沒有學習環境的工作中,
而不換個跑道好好投資自己嗎?
留言列表